活动录播
活动笔记
张大碗子:
欢迎各位朋友们来到Beta fellowship这个中美跨境创业创新知识的一个系列分享会 我是张大碗子 大家可以叫我碗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然后我是一个电影制片人 也是一歌主持人 那更多人可能知道我的身份是自媒体人。但是同时 和很多现在正在听这次分享会的朋友一样 我也是一个女性创业者。所以我今天是带着很多私心来问问题的啊 感谢Beta Fellowship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多学习创业 学习创投 能够接触到人 机会 钱的一个平台 所以今天希望我们都能够找到我们在创业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的一些答案。
啊 在我们的分享会正式开始之前哈 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让人很欣喜的数据 就是全球有2500万的女性创业者 那这个数据是过去20年里面上升了百分之114的。那在2019年的时候呢 央广网的一篇新闻就经提到说中国的互联网领域的女性创业者的比例已经到了百分之55。所以说互联网这个时代是激发了女性创业者的活力 同时我们在每一个领域里面 都能看到金字塔尖的位置 上面有女性的倩影。
那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BAI Capital投资副总裁Iris和来自SIG的Joy
我刚才这个开始之前啊 我就说看到两位就感觉已经想立刻把我的business plan给发过去了 就有一种非常强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我想要做这件事情
那可能大家还对两位不是特别的熟悉 大家可不可以两位嘉宾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各自从事的一个创投的领域是什么 包括你们投过什么项目 等等等 嗯
Joy: 因为sag是一家 就是在中进入中国比较早的一个很典型的美元基金 然后一直以来关注的方向 都是互联网技术 医疗还有消费 然后我们基金的风格就是不会给大家限定一个各自的方向 所以 其实像我个人的话 其实还是在各个领域上都会有一些投资 或者说有一些涉猎 除了就是特别专业的医疗 或者说像很deep tech的那些就是判断的门槛很高的 这种可能我不会去cover 但是除此以外 像SaaS 原来移动互联网的那些app 还有像新消费这些领域我都会有cover到 然后投资项目的话可能这个材料上也有 然后我们公司网站也有一些 所以就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方向上投了一些工具或者社区或者垂直领域的一些产品 比如像触宝 喜马拉雅 51信用卡 美柚 这些都是当时这个移动互联网早期 在各个垂直领域里面做的比较头部的公司另外的话 后来我也会看一些新消费还有像出海的这些项目 然后在出海方向上比较比较突出的可能像福米科技 然后在SaaS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像Class in 一欧教育这些都是我 我做过的 或者说就是涉及大量的一些 行业方向和投资项目
Iris:哈喽大家好 今天也感谢这个beta fellowship的这个邀请啊 也很高兴能跟Joy一起分享 其实Joy啊一直也是这个我们行业里非常优秀的投资人 然后投过很多很棒的这个项目 然后今天能跟他一起分享其实也挺开心的啊 我是来自BAI capital的our然后呢 我们是一个08年进入中国的美元基金 然后贝塔斯曼最大的背景的是 书友会 我觉得80后的创业者其实都知道 那我现在就接触一些90后创业者已经不知道 贝塔斯曼书友会了 我们基本上可以通过这个来判断年龄了然后然后我们呢 其实有比较强的这个内容出版和这个文化属性的这个基因
然后呢也有很强的这个欧洲的这个基金背景的这个基因啊 所以呢 其实我们覆盖的领域啊其实跟SIG类似啊 就是基本上我们 从移动互联网啊到技术到到消费零售 然后再到硬科技其实也都有啊 那我这边覆盖更多的呢 主要还是这个消费零售和这个内容文娱会比较多一些 然后过去呢 我还看一个领域 就是这个在线教育啊 所以之前也投过布局过一些在线教育的这个项目 然后投资的这个案例呢 现在没什么特别成功值得啊mention的啊 只能说他们现在在各自领域里面啊 还在努力的这个探索当中 那我这边其实有几个比较核心的这个方向啊 有一个方向呢就是这个消费零售啊 那我们其实都会关注很多 一方面是国内的 一方面也是海外的 因为很关注中国华人啊 在leverage中国的供应链 在海外做生意 所以投了Outer 这个应该是一个 湾区比较有名的项目 然后除此之外呢 我们也会关注一个人口结构的变化 所以我这边投了好多中老年人的项目 这个领域也比较有意思 也是我们一直长期关注的方向 然后还有一些的话 我觉得后面可以到时候咱再具体聊 所以这个是我们大概的一个介绍
碗:其实两位都真的非常的谦虚啊 因为说实话 刚才Iris的这个消费领域 零售领域 其实 我非常喜欢用你投过的一个牌子的产品 叫BOP就是是一个做口腔护理的对 然后我很亲切是因为他们找我做过广告 他们在我的那个视频里面做过植入 然后我我个人在这里也跟大家打个call 就是他们家的口喷真的很好用大家可以去买 吃完火锅喷两盆就口气清新的让人见人爱车见车载 然后同时刚才做提到的投过的一些项目 我其实也是美柚的这个忠诚的用户 他是我经常点开的一个app 掌握了我很多关键的这个生理信息 所以两位是非常成功的女性投资人 那今天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能够跟各位学到一些东西 那么 我刚才注意到 我在看两位的一个履历的情况下 我是感觉到Iris其实是在传媒领域有很多的 经历然后啊 Joy本身自己学的是金融工程经管这一系列的 然后自己也是在企业里面做过战头 但是你们俩都属于是书图同归了 最后都做了VC 那有没有什么是让你们不约而同的投身到创投行业的 这根隐线是什么
Joy: 嗯其实我的话因为是我觉得是算是机缘巧合吧 因为其实当年我们学习金融这个专业的同学 大家更多的是去到比如像投资银行或者像证券公司做分析师 或者去基金公司去做 从分析师到经经理这样的一个职业路径 然后 其实我是因为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有很多机会去做实习嘛 因为我们当时在交大这种实习机会挺多的 然后我也体验过 就是像基金公司 证券公司这些实习机会然后就是因为我当时去到一个美元VC但是另外一家机构了 他们对于就是学生或者毕业生还是比较open的 其实回到之前就是这个行业在10年左右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少招就是很刚毕业的学生的 所以我是也是因为机缘巧合 就是有这个实习机会 然后我觉得这个行业是让人觉得每天你都见的是很新的东西 就是给你一些非常新鲜的 这些创业的idea和见很多不同的创业团队 然后就会和那些就传统金融领域的这个实习和工作机会相比就会非常 就是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吧就会非常exciting 所以就是因为那个实习后来我毕业就选择了这个行业 所以我也算是机缘巧合 其实最开始因为我们那个时候这个行业还算是在早期阶段 所以很多基金可能都是2000几年像SIG是2006年进了中国 所以其实在那种早期的时候 就是在学生阶段 其实大家知道的并不多 就主动去选择这个行业其实在我们那个时候是比较少的 所以我个人是这种巧合的这种进入了这个行业
碗:所以您是在这个 无论是投资公司还是还是这个个人投资未来的这个上面 都是很有眼光的
Joy:只能说有一点运气吧(笑)
Iris:我这边的情况是这样的 我也比较特别就是我第一份工作是在这个公募基金 比较无聊 然后跟数字打交道 我没有这么敏感 所以当时脑子一热看到就是当时应该是1415年的时候 很喜欢看一些创新的东西 所以就关注到36氪 当时他也是一个a轮左右的创业公司啊 然后我就觉得特别棒 因为每天都能看到一些新的创业项目 包括新的idea在迸发 其实就是开矿去 然后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没想太多 就加入这个36氪 然后开始做一名记者 因为当时他们也没什么其他岗位啊 创业公司比较少嘛 只有媒体业务 那进来的人都做媒体 所以呢 我平时也base在上海 所以就会在南方cover很多的创业公司 然后也是因为这段经历所以lead我加入了这个BAI啊 因为呢 其实他们正好当时也是在南方这边找适合的这个投资人小伙伴 然后正好的这个 我其实在这个36氪这段时间也积累了比较多的本地的 特别是南方系的这个创业者的connection 包括也采访过很多不一样的创业公司 所以他们觉得比较匹配啊 也是因为这个因缘巧合 所以就开始做VC了 其实以前没有想过要做这个职业 那也是这个 一路带上来了 我觉得也有一些 这个幸运的成分也有一些 这个缘分吧 对
碗: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也是缘分使然呢 其实创投刚才两位的一个点评就是说 这个行业能让你接触到无限的新的人 新鲜的事情和新鲜的知识 这个是你们选择这个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其实也很喜欢创投这个领域我自己也是创业者 我经常去看各种这种创投业界大佬的一些访谈 我就听过沈南鹏跟您说过一句话 他说 创投是一门艺术 在最早的时候 感性一定比理性要多 看人比看项目更重要 所以我就想代表广大的创业者来问一下子 vc在早期投一个项目的时候 他是更多的需要看这个人怎么样吗 看这个创业者和他的团队吗
Joy:嗯 对 其实其实这件事呢 我觉得确实是每个人 或者每个投资人 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 因为其实我也接触过一些 其他就是业内的投资人 可能也是很资深的 可能有些人会把看 就我们通常说看人和看事就这两个点 可能有些人把看事放在更高的一个位置上 所以其实这件事我觉得挺见人见智的 但是团队确实是非常非常重要 尤其对于早期项目来说 可能你除了他这个创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方向或者什么想法之外很多因素 比如他没有没有实在的业务 或者说没有业务数据可以帮助你去做判断 所以很多时候确实是要判断团队的 然后对于团队来讲 我觉得几个大的方向 一个是说 就是他对于他所要创业的这个领域 他们有多少的了解或者有多少的经验 当然不完全说 你一定要是一个在这个行业有多年经验的创业者 因为有很多创业团队也很年轻 但是 你必须要么有很有足够的经验 要么是有一些就让我们感受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做 行业的感知和判断 因为其实每个行业都是在变的 就是为什么我非常理解 就是像你说像沈南鹏这样投资人 他认为人很重要 因为就是业务方向其实是随着这个行业的变化 其实是可以随时去做调整的 但最重要的是这个团队本身 他有能力去认识到这个市场的变化 然后他能够去做及时的去做这样的调整 其实好的创业公司 他可能其实我们反思来讲 其实是那种犯过最少错误的公司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更好的 你说你做多少就是超前的判断 或者说比别人 做的更好到一个什么程度其实是很难的 但是对于很多团队来说 你如果能够更少的去犯错误 在最关键的时间节点做很正确的或者说很快速的一些决策来帮助你去适应这个行业的变化或者业务的改变 这其实团队都会有很多的变化 就是团队成员 所以 我觉得一个就是说你有这种敏锐的判断 另外你得有决策力 就是可能我也遇到过一些团队 他们会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大家的股份过于平均 或者说这个founder作为一个绝对领导者 他的决策力他优柔寡断 或者说他偏听偏信什么这些 所以我觉得在这种 创始团队有一个有效的决策机制 这个方面我觉得也很重要
Iris:Joy讲得很棒 我自己感觉就是可能首先啊我觉得我比较关注 也是这几年一直在在变化和学习 我觉得第一个还是说想了解一下 就是这个创业者 他做的这个方向 是不是本质上在解决一个大的命题 因为我一直觉得就是不管是一级和二级投资 这个我觉得其实就是认知的变现嘛 认知的变现本质上是你怎么去思考未来10-20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然后你做这个事情在里面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这个大的这个趋势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 我们也碰到很多好的创业者 可能进入一个不大不小的这个事 那可能也耽误了他 所以我觉得可能day1 他是在解决一个大的命题和大的趋势 能帮助公司更快的带到一个啊更大的一个milestone吧 然后第二个呢 从团队角度 我觉得早期投资肯定团队占比还是非常重要的 啊 那里面刚其实这个Joy提到的点都非常对啊 我就觉得我能想到的话其实就是我觉得founder还是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啊 其实即使是做同一个项目 我觉得创始人看到的未来是不一样啊 所以 可能有很多competitor 但是大家自己想这个事可能也会想的不一样 那我们肯定关注那些 真的能把这件事情想的非常本质 要透的人第二个呢就是我觉得还是要有持续迭代能力啊 因为其实外部的环境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我们现在都能感受到 竞争环境 大市场 那这个情况下 团队还是需要快速去适应很多变化的 那这其实多对创始人提出的要求 或者创始团队提出要求 还是得不断的快速的适应变化 然后去及时的这个调整 然后也能迭代自己认知啊 因为有些非常有经验的团队 反而这块会比较难 因为年轻团队 其实 反应速度很快嘛 因为也没有特别多的包袱 然后第三个点呢 我觉得还是就是人事匹配也很重要 跟Joy刚提到点很像 另外呢 如果团队里面有合伙人能够互补我觉得也挺重要 因为一个创始人在牛其实他也难以覆盖很多面 那是不是有好的合伙人跟他一起搭配 做事其实也挺重要 所以大概想到是这几点
碗:嗯 非常全面 那我总结一下 其实两位所说的就是说对于一个好的创业者来说 他需要有对他创业的这个领域的一个纵深的了解 同时他也需要对他人事管理上面的一个决策力 然后顺应时代的一个兼容能力 以他大方向的也是判断力和决策力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今天我认为我们很多创业者会非常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那我再世俗的问一下哈刚才我们讲的都是个人能力问题 那有没有可能说你们在判断投不投这个人的时候 和他的个人的人脉资源啦 学历背景啦 工作经历了有强相关性的
Joy:嗯 其实这个也是分他所处的行业的方向 因为我个人的感受是说 比如说像之前早年我们投很多的这个 像移动互联网方向的项目 所以其实很多的创始团队它都是工程师的背景 所以这些团队的话 那他的学历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了他的能力的 但是像这些年会看到很多 比如说 偏消费方向的这些创始人 那他们的这个整个你就不能用学历背景去判断他 因为他们 可能他们的整个 这个创业的经验 或者说他们的工作经验 可能是更多元化的 所以其实这个也是看看各自所处的行业方向 这个是我说的比较宏观 然后Iris再补充一些
Iris:对 我觉得我这背景迷信呢 这个可能在原来那个时代会更明显 就像Joy说的 可能大家都是这个做移动互联网大厂背景出生啊 或者是engineer出生 那我觉得现在其实明显能看到一个趋势 就是创业的方向在变得多元化啊 然后这个方这个就带来 其实我觉得成功也是多种多样 本质上可能更多还是人匹配 因为很多事情你说就算来了一个背景非常华丽的团队 他未必也能做得了你做的这个方向的事 因为这还是跟你多年的这个积累是特别相关的 然后我们的takeaway也是有一些背景看上去没有这么一不了然的创业者 反而在他所处的领域可以做到非常的卓越 所以这些都给我们带来思考 就是说 本质上还是看这件事情的人事匹配度会比单纯看他的背景 他的network会更重要一些
碗:所以vc的判断的一个标准也是随着创业者的领域去量身定制的 为他 可以这么理解吗
Iris:对 我觉得很多人就是就是他他可能生来他就是去解决这个行业的这个命题 所以他的所有背景 relevant都是相关的 他要做这件事情也是因为他受到了这些召唤嘛 这些东西很难让别人来替代
碗:可以这么说 就是因材施教哈 每一片土壤培育出来的人都需要用不同的维度去判断它 那在高盛的一个中国女性创业的报告里面就提到说很多女性的企业家 他们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 是因为总体的资本化水平和债务融资的比例都是要比远远低于男性企业家的 所以说很多女性创业者在初期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接触到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渠道的 那你们认为在创业的初期 对于女性创业者来说哪些融资渠道是最可行的
Joy:嗯 其实对其实比例上来讲 我觉得女性创业者确实少很多 但是 其实我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女性创业者来找融资 其实这个劣势 我觉得公平的来讲确实是会有一些劣势 但是我觉得仍然可以接触这些投资机构 这个是没有很大问题的 其实因为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像刚Iris所说的 就是我们要看 他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命题 他在做的是一个什么行业 就是因为很多时候你选择的这个方向 如果说它的规模很大 就出来大行业里 然后你发的这个行业发生 更有一些行业中的一些环节 需要去发生改变 就是可能这行业里有很多痛点 那其实如果你选择这样好的大方向之后 其实它的容错率就很高 那其实你仍然就是你 你作为一个 就是你的性格劣势也好 可能很多时候会因为你选的方向很大 容错率高 而就是说变得稍微没有那么重要一些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 女性创业者仍然就是可以选择同样的这些 比如说像vc或者pe这些机构投资 又或者说 你如果业务做的足够 就是solid 比如说营收什么表现 (卡顿)
Iris:我觉得我现实碰到的情况呢 确实比例的来说 我觉得还是这个 女性相比男性还会少一些 我觉得其实就是一个大样本量决定的 就像女性投资人就比男性投资人少嘛 因为虽然从事这个行业的男女比例可能也会有方差啊 所以我觉得倒是用一个比较常态心去看就好了
然后第二个我就觉得刚提到这个Joy讲的我觉得其实也是对的 就是特别我们之前看消费品牌的时候 是有非常多女性创业者 而且有时候可能他是有那个感知去把这个产品定义好的 比如说我觉得做比较成功就像ubras对吧 他founder的就是女性对吧 然后也做的很成功啊 而且这个事我觉得女性来做其实是非常天然具有优势的啊 所以所以还是有非常多的领域是适合 女性的创业者去探索了 包括我之前看教育 其实我也能感受到当一个创始人是一个妈妈的视角去得develop 一个产品的时候 她是非常细腻的 是确实能从用户角度去思考很多问题产生价值的 所以我觉得我觉得这个事是给大家打一个信心 我觉得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 就是适合咱们去做的更好的
46
00:24:12.9
00:24:21.9
第二个点我觉得渠道的s其实最可靠的渠道还是身边的熟人推荐啊我觉得这个万变不离其中 跟男女其实都没有关系 如果有身边比较这个熟悉的network去推荐 然后找到靠谱的这个投资人 我觉得是一个最方便最快捷的渠道 我看像beta fellowship就在做这个事吧 所以还是很棒
Iris:(补充)如果营收上面是比较领手表现还不错的话 其实债务融资也都没问题 其实我觉得这个倒不是性别不完全决定这个因素
碗:明白明白 刚才艾瑞斯也做了补充 其实我觉得两位的观点都非常一致 也就是说 虽然说目前来看 我们的女性创业者接触vc或者pe的这个数量上来说比男性少 但实际上只要你选择了对的赛道 那有很多赛道其实是女性是更有天然优势的 然后两位最推荐的也还是说传统的VC PE的机构的一个接触 同时熟人推荐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无论你是男生女生 感谢两位 那上面我们比较感性的部分聊完了 接下来就是深更到两位的这个专业领域去了 很多人说这个vc就像浇一颗小树苗 你每天要培育它 浇水 施肥就到他餐前大叔那一天 你是希望他看了他那一天 所以vc在期待你们所投项目的回报的年限大概是多久呢
Joy:据我了解 这个跟每个基金的这个期限是有关系的 然后这个其实关系还很大 比如说一些之前我们知道一些人民币基金可能他们周期相对短一些 那就是决定了他对于这个项目的退出 周期就就会比较短 但是像美元 大部分美元基金的话其实都比较长 像7-10年就是比较普遍的情况 所以 其实大部分的美元VC其实对于回报年限没有特别硬性的这个要求其实我觉得7-10年真的是还是挺挺宽容的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 但是也必须要承认一个点 就是说 因为对于每一个投资人来说 就是你 你的每个项目他因为大部分项目可能他需要一个持续融资 他可能不会很快 就是说自己可以自己造血 所以其实对于下一 轮融资的表现 或者什么的 其实对于每个投资人来说也是会关注的 所以就是说虽然长期就是可以有一个很长的这种对于项目的持有期 但中间项目也最好是有持续的 比较正向的反馈 这是一个比较良性的一个
碗:这个创业者也别也别高兴的太早 还是要看你的表现的
那那接下来这个问题想问一下的两位 就是说你们这个就是美元基金 大部分是7-10年的一个投资回报期 那有没有什么特别硬性的要求 或者什么样的公司 vc会争取帮他上市或者是被收购之类的
Joy:其实就是对于上市 或者退出来讲规模是最决定性的 就是你要做上市一定是达到了一定的业务规模 因为其实上市不是最终的目的 一个有质量的上市 对吧 你得能够上市首先其次就是上市之后你有一段时间 或者长期 你的股票的表现都很好 所以其实这样来讲的话 你还是得达到一定的规模 就如果说一个很早期的项目 或者说你的收入还比较小 或者说你的就是还没有盈利什么的 虽然说可能对于一些资本市场来说足够开放 可以接受你去上市 但你没有办法就是在后续有更好的 有有持续的好的表现 所以 其实 我个人认为其实规模首先是挺有决定性的 其次就是很多时候也要看公司 他的业务处在什么阶段 比如说有些公司 就是我在持续的 还有新的 创新的东西我要去尝试 这就代表说我可能还是会有一些 在一些点上做很大的资金上的投入
这样就赤壁带来说 侵蚀你一部分的利润 这样的话如果你做一个上市公司 那就很容易市场对你的这些表现就会有很强的反应 或者说他们会想考核你有稳定的收入 利润这些点 但是如果说你选择补上市的话 你就可以更加就没有那么多的投资者对你的这个业绩表现有很强的预期 那你其实有可以尝试更多的新方向去试错 或者说是在一些新的 更长远的布局上 短期内你投入一些钱 但是从财务表现上可能你有一些亏损 或者怎么样 所以其实你选择不上市也有可能是因为公司认为我的业务还处在这样 我还有不断的尝试新机会的这样的一个机会 所以其实首先规模决定 其次就是也要看你的发展阶段 就是团队还想做什 有没有 新的在尝试的东西 在做就是这个是我我自己感受到的一些点
Iris:我感觉补充一下 比如说并购的话 被收购 他可能也是决定于所在的这个行业的业务属性 那比如说我们之前看一些消费品牌 其实消费品牌很多的归宿其实是被MA的 他并不一定是这个独立上市 啊 所以从这个角度的话啊 其实其实这个是一个很符合商业规律的一个选择 然后 第二个是 我之前也看到过像我们之前投了摩拜 对吧 摩拜后来也被美团并购了 那在这种竞争非常激烈的这个行业里面 其实有时候并购说不定也是一种更好的这个出路 或者说是两家巨头一起 对吧 一起合并 然后这个强强联合 反而比一直内耗的打仗会更好 所以取决于很多外部环境的这个竞争也处于取决于这个生意的这个nature 然后 也像许晶说的 有些公司现在其实并不觉得right time是一个很好的上市节点啊 那大家也可以等一等 只要我业务够扎实 我到后面其实还是能够在二级市场得到很好的回报 第三个点就是其实这个事情啊 创始人还是占有比较大的主导权 在一在很多程度上啊 所以这个事情也是大家一起沟通得来的结果 并不一定是投资人单方面决定啊 我让你去怎么选择 你就得怎么选择的事
碗:所以说 无论是上市 还是说并购 其实它都是决定于这个公司的规模 发展阶段 大方向 业务属性和外部竞争外部环境的一个因素是一个综合判断的结果 我其实在做今天活动之前 我征集了一些创业者的问题哈 就是说问两位投资人的 那有人就说想问怎么写bp啊 想问怎么才能打动你们呢 然后想问怎么怎么样啊 看这个行业的风口啊 我觉得里面有一个 问的最好的问题 他问的是钱什么时候到账 所以今天我想问的一个关键的点就是说你们是怎么样决定对于一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以及投资的节点的
Joy:嗯其实投资金额我我们感受的更多的是我们是比较被动的接受这个 因为很多公司他 因为比如说他是处在a轮 b轮还是c轮 他处在这个融资阶段 很多时候也对应了一个他所融资的规模的一个范围 所以其实比如说 我接触一个b轮的公司假设 哈 他可能就已经已经就是他的融资规模 在这个行业上 可能他就处在一个范围内了 那通常来讲 我们是在另外一个角度 就是说 公司可能在这个融资阶段 他认为我要达到下一个关键的业务节点我需要多少钱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反正我们个人 或者说我们这个机构吧 更多的时候是去看你所你想要达到下一个目标你需要多少钱 然后同时也要结合一下行业的情况 比如说 我们必须承认 今天的这个市场不是特别的好 就是这个融资环境也相对比较冷 所以很多比如说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公司就是说 如果你在融资的过程当中 你可能的多拿一些钱 因为可能这个融资环境的改善会要花更长的时间 你可能原计划比如说你假设啊你你九个月融一次资或你12个月融一次资 但你现在可能要拿支撑你更多的钱 这样来保证说万一过几个月以后 这个市场会更冷 所以其实这个融资规模最主要的还是看公司所处的阶段和市场所处的阶段这样一个互相的匹配 这个不是说我们就上来会说别人要100万我们说50万 就是或者说别人要50万我们说100万我们很少 就是说就是及其主观的去给这个 去去改变这个公司的融资
碗:嗯就是其实创业者和vc之间它不是一个角力或者说battle的一个状态 而是说要做一个更加理性的根据 无论是你个人的内部的公司环境的判断以及外部的一个竞争市场整个大环境的判断 而作出的决定
Iris:其实就是 这个融资额本质上是为你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做准备的 所以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从这个公司的发展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你需要做到下一个milestone到底需要多少钱 那我们客观的评估是你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有时候也会出现 就是你低估了 但我们觉得说你需要更多的钱才能卖到下一个猫送 特别 现在的环境比较差嘛 你可能需要储备一年半左右的这个现金流 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共同探讨的一个过程 然后确实像Joy决定所所说的 我觉得决定权不在投资人 啊 它也是一个市场化的这个决策对吧 因为通常一个项目出来也会面对很多的invasor 所以我觉得大家会有一个共识的这个资金大概的 这个额度的不会方差差别特别大
碗: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哈 我们对于这个话题的探讨也让很多创业者可能在没有那么了解整个创业的一个流程的情况下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那接下来这个问题 我想我想特别问一下 Joy哈 因为我知道你您是参与了早期的startup的就是投了20多家这样的 很早期的 那你觉得早期的startup的投资和你到可能中后期的一个投资有什么不一样
Joy:早期的项目的话其实他很多就是他不确定的因素更多 就是在做早期投资的判断的时候 你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因为你能够确定的点就天然 他就更少了 对吧 他可能有的产品 有的公司他产品还没有出来 或者说很多公司 绝大多数公司 可能他都是在有收入之前 或者说更别提利润了 在有利润之前 所以其实就是早期公司的不确定的点更多 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做到 就是在你投资之前做 把你能认为有风险的点要识别出来 首先你要识别它的点到底在哪 比如说是他对行业的判断实际上有一些就是在行业这个判断上都有一些不确定性 比如他认为这个行业某个环节应该会起来 或者会改变 但是其实这个只是说逻辑上的判断 但他什么时候改变 花多少年能够达出现这样转变的机会可能都是会有不确定性的 所以对于早期公司来说 就是我们要做到就是把这些不确定的点我们尽可能的去把它想到 并且通过我们的验证去看哪些风险是可控的 哪些是不可控的 但是可能最后仍然做的这个投资 说明 我们接受了一些我们认为存在风险的点 但是我们愿意去take 这个risk 就是在早期投资做判断里边的 我觉得比较比较关键的点 当然也是非常难的点 必须要承认 然后中后期的投资的话 其实他很多东西都是不确定性变低了的 首先 它产品非常明确 然后它的收入模式往往也是很明确了的 另外 它的团队相对来讲也很完整 就是 就很难有说 就是哪个关键岗位还非常缺人 或者说这个人还还不够好 就是在中后期的项目里面 这些上面的因素就就是不确定因素就变得少了很多 但是可能更多的是说我们要想 那这个公司下一个就 可能很多人会说第二曲线啊 或者说你下一个阶段的更大的目标在哪里 那可能更多的是去跟团队一起去在未来方向上找到更高的共识 就大家一起判断一个接下来我们往哪走这样的一个方向的判断 而且 这个故事很重要就是我不觉得说公司认为往往左走 然后投资人认为往右走 然后你仍然投了他 然后你决定把他往右掰 这个其实我觉得是很难的 所以我觉得在中后期上面 大家对于方向还是要有很高的共识 然后大家愿意有一个方向去做 嗯 这可能又说发散了 但是反正就是总体上来讲就是这个不确定的点 会有很多的 就是早期和中后期就是就是很不一样的
碗:说的特别好 其实对于早期投资商投资早期的startup来说呢 就是高风险高回报了 也是说 我们最一开始其实就是要了解问题 识别风险 然后去验证这个问题 控制风险 对症下药
碗:下个问题也想单独问一下Iris 因为其实我是做这个 这个不好听的词叫网红啊自媒体领域的 然后其实是收到过非常多这种新消费领域互联网消费的 这个这个叫什么产品投放的广告投放的 然后你会发现可能前两年投放的是 是一个特别火的某个产品 然后再过两年好像就不见了这个产品 那你觉得现在这种互联网的新型消费的公司就是就是过江之急 这个叫什么大浪淘沙 那你觉得怎么样才能看到捕捉到那些真正可以存活下来的公司公司呢
Iris:对 我觉得这个这个问题确实反映了过去两三年 可能资本市场对于新消费品牌的这个热捧啊 然后今年也能明显感觉到这一波这个热潮跑到其他领域去了 我们自己也在动态的观察这个现象 包括也在renew我们自己的这些investments 我们的take就是本质上还是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解决好了这个需求 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你产品有没有做到位 我觉得其他那些其实都是一些后面的这个数 啊 但是呢 这个fundemental词我们觉得很多产品它确实生命周期短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这个产品就没有那么好 那我觉得消费者还是眼光雪量的人民群众 我觉得大家是知道为什么好东西付钱或者买单的 所以我们还是更多可能会从需求端去观察 有哪些痛点没有被解决 有什么好的产品真的满足了啊 那然后再观察就说这个团队 他是不是具有这个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以及他是不是知道这个生意里面线上线下到底怎么去解决 那么之前看到很多也是线上的品牌 但今年明显一个趋势就是很多线上的品牌都在往线下走 那有些走的很顺 有些并没有这么顺 这还是跟团队过往的一些基因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顺便这个就比如mention一下 像bob他们其实现在的线下就卖的很好 那我觉得也是因为他们之前其实就是联合利华的背景 我觉得做这个事情呢 相对而言也比较有一些经验 那最这样子呢 就可以做到一个比较顺滑的这个过渡 变成一个全渠道的这个品牌
碗:嗯 那这个也是回到了我们最开始探讨的问题 到底是看人还是看项目啊 现在看来就是看人还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你的这个工作经历 背景经历能够和你现在创业的领域有更多直接的联系 那你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 这两位投资人也会更喜欢你 这个是我现在的一个进来我们整场的一个回顾的一个想法 哈 那 我看到我们的评论区有很多的朋友已经在疯狂的问问题了 我们下面来问一下两位的问题啊我
首先想问一下两位认为什么样的核心团队的股权分配比例较好 为什么不看好平均分配股权的团队
Joy:这可能是我刚才提到了一个点 所以我先我先说一句 就是说 因为我们需要有人做决策 就回到我刚刚说的点 所以可能你很平均的时候 就是他就决定了你可能大家的话语权就会很平均 那最后可能在一些需要决策的时候会有一些 如果大家又有分歧的话 那就是比较难做出一个决策的 那对公司 比如在一些重要的时间点做一些决策是鼓励的 但我必须要说很多事情没有绝对 就只是说一个一个怎么说一个一个比较大方向上的一个一个理由吧嗯 但这其实我必须要说其实投资这个事情或者早期投资这个事情 他不是一个 他不像你做股票投资 可能会有一个就是大家非常公认的一个正确的方式 其实早期投资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些主观的东西在那 所以这个可能只代表比较个人的想法
Iris:其实我觉得这位代表了大部分投资人的想法就是我 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其实很简单 我觉得一个组织要往前进还是需要有一个lead final decision我觉得这个就算我们做一个对吧group discussion我们都能感觉到 他就是这样子 一个天然的这个决策机制和一个演变过程 那更别提公司 啊 然后历史来看 我们确实没有看到说股权分配很平均的公司走到了上市 规模已经做了很大 我觉得这两个点都已经侧面验证 就是说早期确实是需要有一个主要的创始人占比较大的这个majority 才能把这件事情往一个更更好的这个方向 或者说是往一个往一个方向里面更顺滑的这个推进吧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啊 然后第二个呢 我是 我是觉得就是说早期我们看到如果股权分配比较平均 很容易内耗 大家其实重点不在业务 而在于这个ownership 那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 但是但是创业公司其实时间跟资金都比较宝贵吗 还是用在对的方向上是比较重要
碗:嗯 所以说其实两位投资人的一个对于股权比比例分配的问题 他们的一个理解就是说 他不是一个数学公式 他这个VC不是数学公式 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是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这个团队谁能有决策力 谁说了算 不能说把这个时间浪费在啊互相的这个内部的消耗上面扯皮上面 所以这个希望能回答了你的问题
碗:这个问题是给iris的,根据您所投资的老龄化公司 您比较关注的趋势怎么 机器人 轻资产 老龄社交或者其他的老龄赛道 您您可以挑一两个来聊一聊吗
Iris可以可以对 因为我 我真的发现我觉得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全球性的问题 然后这个是这个 是未来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的一个一个大的这个命题吧 所以我也很关注在里面去解决这些命题的创业公司 那我觉得比较显性的肯定是robotx这个方向 我们已经看到过去几年对吧 大疆 克沃斯 石头 云金追密这一系列的robotics公司快速的崛起 呢 他已经不是之前中国逻辑的一个这个出海了 他其实是一个这个智能化的这个品牌性的出海 所以我们已经看到在robotics的这个方向有非常多的中国企业跑出来 然后我们觉得这件事情注定会在中国发生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中国的供应链是可以去支撑这件事情不断的迭代 达到一个很好的这个体验的平衡点的 那未来其实在consumer端 在商用端 然后在工业端 我们以其实过去两年已经看到非常多的公司都在很好的解决这个labour shockdage的问题 特别他们这些公司在海外都卖的很好 就说明海外这一块的这个人工成本的上涨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然后这是一个 然后第二个呢 我们也能看到 比如说在中国这个这么大的一个单一大市场里面 其实每年都有2500万的这个中老年人退休 可能我们的父辈啊其实就是这批人 他们其实有钱有闲啊 然后也要找到一些归属感 啊 然后也有很多事可以做 天天就泡在微信上 对吧 所以其实这个人群是有很多的一些商业探索的机会的 我们有布局一个做中老年人这个线上大学的公司 红松课堂 他其实就在提供这个老年人的课程 然后我们能看到有很多的这个重要年人 他是很愿意在线上去学一些新的东西的 其实这一代老年人跟我们印象中的老年人已经不太一样了 他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爸妈 对吧 他接受互联网的程度 买拼多多的这个熟练程度我觉得还是非常高的 所以这个是我能想到两点吧 当然还有很多 很多新的机会我觉得是有待于创业公司或者创业者自己去探索出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没有创业者这么前沿的 是你们先想到 然后我们再看到
碗:创业者可能更加接近这个市场 所以每天都在观察 每天都在看好 下一个问题 想问一下两位怎么样看待Web3然后crypto在消费TnT领域的应用 然后crypto市场周期跟消费跟TNT的关系是否让他本质上相似 或者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权衡 或者简单的聊一聊对于Web3和crypto的看法也可以
Joy:对于我们基金来说 我们这个方向是有专门的团队在看 所以我个人 涉猎的太少 所以这个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发言权 其实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大部分投资人来说 其实对于新的行业或者新的方向都是非常open的 就是 我们不会轻易去否定一个方向
碗:Joy和Iris都是在互联网领域 互联网消费领域TNT行业比较多的涉猎
Iris:我也是类似啊就是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么了解的话 可能也不能给到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那我的我觉得我自己能感觉到 就首先 这个Web3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啊 然后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创业者都在加入这个领域里面 所以我们也能感觉到大到在不断gromming 其实我们该三级都是在Web3里面比较积极布局的基金 只是正好我们两个都不是啊这个sector里面的这个不自然所以没有了解这么多 第二个是呢 我感觉其实很多东西万变不离其宗啊 就是我觉得他肯定是会跟我们的生活很多东西是极其相关的 比如说文化跟NFT是强结合的 那我们觉得最终肯定是好的IP它的NFT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这个是我我自己能够感受到的 还是作为一个Consumer端的消费者更多
碗:好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再讲最后的一个问题 好吧这个问题我觉得和两位的经历很相关 所以我想问一下 想问两位女性投资人相比男性投资人有没有什么差异化优势 或者是更利于女性培养挖掘的优势
Joy:嗯我 我能够感觉到的优势 因为其实很多人会说会不会有很大的劣势 因为这个行业其实还是很open的 而且其实这个行业非常早 就是他并没有到一个很 就是说已经非常成熟 有很成熟的范式 所以其实他对于他机会还是挺多的 所以我没有感觉到非常明显的劣势 然后优势我个人的感受就是仅代表我个人的感受 就是说女性投资人更多的时候有更好的同理心 就是说你去对抗的心这种心态会小很多 你可能男性天然会有一种对抗的状态 或者说大家都都很有 就是表现的非常有主见的这种状态 比如说有一些创始人 他可能因为跟这个女性投资人去聊他的项目 他可以更加open的 他知道你不会有很强的strong opinion去反驳对方 或者说去去批评对方 所以其实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 他可以更加open的跟你去分享他想做什么 他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就是很多时候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有优势的 因为就是女性的同理心和在沟通上面给别人就是没有攻击性的这种感觉 但是我不觉得这个事情很绝对 因为我们并不是说我今天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跟你聊你的创业项目 是来让你开心的 这个不是的 就是在于在业务上 方向上 团队上或者决策上的一些问题 其实我们都是会很明确的指出来的 因为这不是一件说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一个事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 就是我 我总是跟团队去说 就是你是把你的身家性命和你团队的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件事情上 所以我们是要很认真的去探讨这件事 如果我提出一些很负面的评价 或者说我给你一些很我很开放或者我很坦诚的跟你交流一些我的看法 如果说你觉得不对或者怎么样都好 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出发点是我们对你这件事情是认真的 所以其实我觉得优势就是在于在沟通会让对方更容易去接受你 不管是正面的负面的或者说你跟他的同理心上面 对方能够感受的到 这是我自己感觉到的一些优势 劣势的话 我自己觉得你不能不承认 这个整个创业和投资领域 男性是更加主导 他数量上更多 所以劣势上可能就是说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场合 更多的机会去沟通 可能我们这种跨性别的沟通 可能很多时候别人就对你有一些 有一些距离感吧 所以可能他们会变成buddy 但我们可能永远就是在你的事业或者你的团队管理你的困惑或者什么的 所以其实我觉得大家各有优劣势
碗:希望以后我们希望以后我们能从这个buddy buddy变成ladyladys啊
Iris:我觉得Joy讲的很很全面 很棒了 我非常感同身受 我觉得类似 但我我觉得就是所有事他都有两面性啊 可能这个优势跟劣势也是互换的 啊 然后 另外呢 我觉得就是比较成熟的企业家 其实对于性别的差异性法少 啊 我觉得也是因为他可能也见过足够多的样本和足够多的人 毕竟他要管这么多下属 啊 所以我就觉得反而没有没有这么多的这个差异 能感觉到他可能跟女性相处 跟男性相处 哎 都挺好
碗我觉得两位将得非常的有意义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创业者的数量一直在增长 然后女性投资人在创投圈的话语学也在也在变大 也在变多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高兴让人欣喜的现象 也希望今天我们的这个活动鼓励到更多的女性创业者大胆的积极的去联系vc 来讲你的你们身边的这些想到的一些创业的项目 然后 不需要感觉自己好像是女生 就感觉好像比别人有了那么点劣势 因为刚才我们也提到说 其实劣势和优势是并驾齐驱的 是一起存在的 今天非常感谢两位这么优秀的女性投资人能给我们带来很多身的见解 然后我自己也是受益匪浅 希望接下来有机会能在其他的场合和两位见面
Joy:嗯 对我我也很荣幸 其实 我觉得就是说这些 这些活动的机会我觉得挺好的 然后我必须要说就是这些 就是我刚刚讲的我们这个行业 还 很多早期投资这个领域往往是有一些主观因素在的 所以我觉得很多东西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很欢迎就是创业项目 如果你觉得我们有一些共鸣 对吧 或者说你愿意跟我交流或者跟Iris交流 我觉得我们可以就是就是怎么说呢 就是单个像单个这样去做讨论 也不用说把我们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当做是说啊 那是不是我就不能这样 或者说我必须这样 我觉得这个其实还是要 就是每个项目具体去看的 所以大家不用就是给自己我觉得最主要就是你不要给自己设限 你都已经做创业了 理论上你就是应该风险承受能力是很强的一批人 所以我觉得就是open一点 多交流
Iris:我觉得非常非常同意Joy的观点 我觉得因为其实这个创始人跟跟投资人互相能够走到一起也有缘分 对吧也有气头相合又价值观相同这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样本量match啊 然后我们可能只代表了里面很小的一个样本量 还有非常多不一样的这个观点 不一样的这个这个investor 所以也欢迎大家去多跟不同的这个创业者啊这个投资人交流 我觉得我们也会鼓励我们的这个profilo 在融资的时候也多听听不同机构的一些观点 因为其实有时候他也是在帮你修正你自己的创业想法 有时候多听什么 兼听则明嘛 其实还是有用的
CC:okok啊 非常感谢大家这么精彩的干活分享 同时还很谦虚 最后感觉还喝了碗鸡汤 非常的励志 咱们今天也一个小时了然后额非常感谢大家一直非常的engage 然后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够持续的来参与分下的活动啊 咱们这次活动有录屏 但是只有Beta fellowship会员才能看到 但是我们活动之后会有笔记 所有人都可以看 我们之后也会公开 也再次感谢大家 嗯然后碗子要不要说一下你的媒体公众号什么的
碗:好大家 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关注啊 张大碗子就是我本人啦 然后 还有业猫子是我们现在新做的一个在线教育平台 业猫子是失业的业 然后我们需要希望给更多的高中生 大学生以及刚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给大家不同的人 比方是过来人 我们会邀请非常多在某在各个领域 然后可能工作了三年到五年的优秀的行业里面的年轻人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啊 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关注 如果大家还不够清晰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或者喜欢做什么 都可以去关注业猫子 希望能给你们提供一点点的知识和方向
CC:那咱们今天活动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